STEAM水管ROV 組裝教學(2021/4/22于台東縣立長濱國中)
ROV MAKER團隊2021/4/22應邀前往台東縣立長濱國中,
台東縣立長濱國中是台東縣自造教育及科技中心之一,此次水管教學課程主要該中心本年度的規畫的兩堂實體課程之一,提供對水管ROV有興趣的老師,一個面對面實際的組裝分享課程。
這次的課程從早上九點到下午四點,最後一個小時是下水體驗與校正。在透過組裝視頻與大仁哥的詳細介紹,參與的老師皆需要親自組裝水管ROV的每個部分。期間大仁哥也會分享自己組裝的經驗以及透過何種知識來改善效能。
課堂第一部分是機身組裝,我們以SeaPerch造型為教學範例。SeaPerch 是一個用少數零件就可以輕易組裝的ROV造型。水管ROV並非只有這種造型,在熟悉水管ROV的組裝與工作原理後,每個人都可以創造出屬於自己的水管ROV喔 !!
這部分的組裝所用到的工具有水管剪、電鑽等。這部分的組裝,需要特別留心工具的使用以避免受傷。
在組裝機身時,大仁哥也分享相關經驗,包含設計的取捨,浮力的來源。這些將有助於設計出自己造型的水管ROV。
課堂第二部分是推進器的組裝。水下機器人(ROV)設計的另一個課題就是防水。隨著水深伴隨的水壓,不同深度的水下機器人會採用不同的防水技術,這也讓不同深度的水下機器人有著天壤之別的價格。針對教學簡易型的水管ROV,我們使用365直流碳刷馬達與兩葉高速槳作為推力來源,零錢筒與特調的黃油讓推進器在水下一米以上,有著不錯的防水效能。
在推進器組裝部分,大仁哥也分享相關經驗,包含推進器效能還可以怎樣再提升、正反槳的使用取代舵的原理、直流碳刷馬達介紹、焊接注意事項、使用特調黃油油封注意事項等。
課堂最後一個部分是控制器的組裝。ROV MAKER的水管套件包控制器採用 PWM控制板搭配搖桿,除了有效率控制直流馬達外,也提供使用者便利與直覺的操控。
在控制器組裝部分,大仁哥分享的經驗,包含PWM原理介紹、ROV操控的方式與線路的對接與測試等。
課堂上組裝完畢後,就是戶外實機下水測試。
下水前大仁哥建議依據下潛狀況再修正泡棉的長度。在第一部分的機身組裝中,大仁哥提到水管ROV的浮力來源來自於泡棉管而非PVC管本身。在課堂上建議上課學員保留泡棉管長度,實際下水後再依據浮力狀況與馬達推力修正泡棉管長度。
此外,大仁哥也讓老師測試時使用不同電壓的電池來感受推力的變化!!
感謝台東縣立長濱國中的再次邀請!! 對於水管ROV的組裝有興趣的可參考官網文章